化学与粘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过刊查询

2020年03期

  • Zn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的物化性能及催化甲醇制汽油反应性能研究

    孟锦滢;张克;冯超群;白雪峰;吴伟

    153-158+187

    以晶种引导法合成的纳米ZSM-5分子筛为母体,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系列不同Zn担载量的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分别采用SEM、N2物理吸附、H2-TPR、NH3-TPD和Py-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Zn改性前后的ZSM-5分子筛的物化性质及用于甲醇制汽油(MTG)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随着Zn担载量的增大,改性分子筛的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由Brφnsted酸提供的强酸位的强度减弱、强酸量减少,由Lewis酸提供的弱酸位的酸量减少、中强酸性位的强度增强、酸量增加,由Zn活性物种形成了新的更强的酸性位。ZnO担载量为2.0%(wt)的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2.0ZnNZ5是最适宜的MTG反应催化剂,当甲醇转化率为98.2%时汽油的选择性高达64.7%。

  • 四氧化三铁/石墨烯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安玉良;任玉杰;闫杭亮;马腾飞;袁霞

    159-161+168

    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Fe3O4/石墨烯复合材料,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O4颗粒细小且分布均匀,与石墨烯交叠复合在一起,此结构能有效地提高两种材料的协同效应;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3O4/石墨烯的储锂性能优于单一的四氧化三铁和石墨烯,3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为1086mAh·g-1,且循环性能优异。

  • 改性氧化石墨烯对Cu2+吸附性能的研究

    宋军旺;王博涛;郭睿;凌洁

    162-165

    采用改进的Hummer法制得氧化石墨烯(GO),用巯基乙胺对GO进行改性,制得巯基化氧化石墨烯(SH-GO),对有关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H值、SH-GO用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SH-GO吸附Cu2+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O呈无序分布的片状结构,含有较多的含氧基团;pH值为5时的吸附效果最佳;SH-GO投加量为200mg·L-1时,吸附效率可达98.8%;120min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方程;SH-GO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 以经过丙烯酰氯改性的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铝粉、氯化钾、过氧化苯甲酰(BPO)、光引发剂819作为原料制备了光热双重固化橡胶材料。分析测试了改性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光热双重固化材料的断裂拉伸强度和吸水率。讨论了光引发剂用量对材料力学性能、吸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光引发剂使用量的增加,橡胶材料的断裂拉伸强度降低,吸水能力变差。使用6份和10份光引发剂的光热双重固化材料分别显示了最大断裂拉伸强度(0.69MPa)和最小断裂拉伸强度(0.61MPa),最高吸水率(49.20%)和最低吸水率(25.92%)。

  • 以葡萄糖为碳源,分别制备了不同含碳量的TiO2-C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等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水溶液中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对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5.5h后,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83%,说明TiO2-C是一种稳定、廉价、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改性酚醛型石英纤维处理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李博弘;陈泽明;赵敬;张方超;曹先启;韩爽;贾晓莹;王超

    172-175

    以苯酚、甲醛为原料,含+8价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为催化剂,聚倍半硅氧烷为改性剂,制备了改性酚醛型石英纤维处理剂。分析了改性酚醛型石英纤维处理剂的理化性能,并对不同工艺制备的石英纤维织物增强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改性酚醛型石英纤维处理剂对石英纤维织物增强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多种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当处理剂浓度为20%、采用热处理工艺处理石英纤维织物时,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了11.96%。

  • 以石墨粉提供碳源,正硅酸乙酯提供硅源,在催化剂硝酸镍的作用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碳热还原法制备纯的碳化硅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其所制备的样品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了碳化硅纳米线对甲基橙的光催化分解性能。结果表明,碳化硅纳米线的加入量和不同的光照时间均会影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当碳化硅纳米线的加入量为150mg时甲基橙的降解率最大;光照3h甲基橙的降解率最大。

  • WO3氢致变色材料的制备

    刘畅;孙依;王晶;唐莹;马雪娇;赵春山

    181-183+196

    WO3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因其价态的多样性和价电子构型的独特性而表现出特殊的光学、电学、力学性能,在电致变色、光催化、气体传感器、超级电容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显示出了极为优异的性能。通过沉淀法和水热法来制备掺杂三氧化钨粉体,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性能分析和氢敏测试。通过XRD衍射分析得到,沉淀法制备出的粉体为H2WO4·H2O,属于单斜晶系;水热法制备出的产物是WO3·H2O,属于正交晶系。掺杂的粉体均从淡黄色变为蓝色,而且对氢气的响应时间与掺杂的元素有关。掺钯的粉体的变色响应时间45s,掺铂的三氧化钨粉体变化的更明显。

  • 对甲苯胺缩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李加民;王董董;柳毓群;邢子一;韩鹏;陶俊锋

    184-187

    己酰基吡唑啉酮配合物在功能材料、金属离子萃取、催化,光电学,生物活性等领域应用广泛。以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5为母体设计合成了1-苯基-3-甲基-4-庚酰基吡唑啉酮-5(HL),通过HL制备出对甲苯胺席夫碱,将对甲苯胺席夫碱与乙酸铜合成出对甲苯胺缩铜配合物,并用光学仪器对其进行性能表征。通过紫外光谱发现了配体与金属配合时配体的共轭结构发生了变化,致使吸收光谱发生位移;在红外谱图中发现了配合物在570cm-1处有O-Cu键生成;通过荧光检测发现席夫碱和配合物在荧光谱图中均能找到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 高效阻燃硅橡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智奇;许苗军;高健;李斌

    188-191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VMDS)为原料,合成了阻燃剂聚(10-(2-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9-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VMDS)并添加到107型硅橡胶(RTV)中。测试结果表明,当DOPO-VMDS的添加量为19%(wt)时,RTV材料在垂直燃烧测试中通过了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值达到了29.4%。表明合成的阻燃剂对RTV具有很好的阻燃效率。阻燃剂的加入促进了RTV材料的降解和成炭,形成的炭层在燃烧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阻隔作用,抑制了可燃物、氧气和热量的传递,RTV材料从而获得了优异的阻燃性能。同时随着阻燃剂的加入,材料的力学性能略有提高。

  • 基于氢碘酸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研究

    刘国一;于朝生;刘玉菲

    192-196

    在石墨烯的多种制备方法中,我们选用氧化-还原法制备以保留石墨烯上的某些官能团,获得较高的电导率。我们采用改进Hummers法,以高锰酸钾与石墨粉质量比9∶1为原料,浓硫酸为溶剂更安全高效地制备氧化石墨烯(GO),避免高温氧化时大量破坏石墨的面内共轭结构。采用氢碘酸法、氢碘酸乙醇法、氢碘酸乙酸法三种途径来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比较发现氢碘酸乙酸还原法是温和高效的还原策略,即在一定量乙酸及55%的氢碘酸的混合液中,氧化石墨烯粉末在40℃下还原2d,其电导率达14600S/m,高于其它两法。通过改进氧化还原条件,制备了仅边缘修饰,面内共轭结构几乎无破坏的石墨烯。制备的rGO在邻二氯苯中能够很好地分散,其后用含溴修饰剂对其进行了边缘修饰,引入了可作为反应位点的溴原子。

  •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BT-2003)、比表面积-孔隙率分析仪(SA3100)以及动力学分析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烧结温度对于氧化镁颗粒的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粒径、比表面积和活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煅烧后氧化镁晶体结构更完整;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氧化镁颗粒明显变大且粒度大小逐渐趋于一致且比表面积逐渐减小,活性降低。

  • CuO@CuS元件的制备及其对H2S的气敏机理研究

    刘向薇;田野;杜明俊;许传欣;杨全毅

    200-201+209

    采用简单的一步溶液法制备出了形貌较好的氧化铜纳米片,并通过对氧化铜进行硫化氢钝化的方式,制备出了室温工作温度下能重复检测硫化氢的气敏元件。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CuO@CuS元件在室温工作温度下对硫化氢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响应灵敏度高且响应时间短。室温工作温度下对1ppm、5ppm、10ppm、15ppm浓度硫化氢的响应灵敏度为3.0、4.9、6.2、8.0,对应的响应时间为30s、10s、7s、5s。

  • 以研究热氧老化对油砂沥青公路承载性能的影响为出发点,制作油砂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热氧老化模拟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分析不同热氧老化程度的试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的破坏弯曲应变性能,以及不同含量的受阻胺抗老化剂加入油砂沥青后,热氧老化对试件延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氧老化时间增加,油砂沥青常规性能均呈现恶化态势;试件弯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最大弯拉应变下降、弯曲劲度模量上升,且同等热氧老化条件下,-35℃时试件承载能力较差;受阻胺抗老化剂GW-944对热氧老化前的试件延度影响较小,可显著提升热氧老化后的试件延度,GW-944添加含量为0.5%时试件延度最大。

  • 橡胶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蒋方坤;时敬涛;李纯;王体宏;安丰伟

    206-209

    为了提高废旧橡胶轮胎在路面上的利用率,促进绿色生态道路的发展,针对橡胶沥青的黏度以及橡胶颗粒的细度对橡胶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展开分析。首先制备出两种类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橡胶沥青的黏度、胶粉的细度和压实温度对混合料压实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粒径的大小对混合料的压实效果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温度较低时粒径越大,影响越为显著。在相同压实功的条件下,当橡胶粉的粒径从20目增大到60目时,温度为135℃、160℃、180℃时,橡胶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分别增加了5.3%、4.2%和3.3%。因此,在制备橡胶沥青的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橡胶粉的粒径和制备温度,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

  • 为减少电厂锅炉燃煤燃烧带来的NO等有害气体排放,结合华电节能减排目标与要求,在模拟实际燃煤燃烧环境的情况下,设置燃煤燃烧试验装置,并以无烟煤(SH)和烟煤(DT)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上述两种燃煤在不同气氛、不同氧气浓度、不同温度下的NO排放特性,并分析两种燃煤在不同气氛下燃烧的着火温度和燃烧特性指数等。结果表明,在O2/CO2气氛下SH的NO排放浓度要整体小于DT,但SH的整体燃烧特性指数要小于DT,且通过燃煤燃烧特性指数看出,氧气浓度30%~40%燃烧特性最高。同时结果表明,在O2/CO2气氛下燃烧燃煤的着火温度要明显高于O2/N2,说明CO2直接取代N2不利于燃煤的燃烧。

  • 壳聚糖衍生物微球在疫苗递送系统的应用

    郑大伟;张策;赵也;李琪;武禹含;刘春涛

    215-219+224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唯一的带正电的碱性氨基多糖,具有来源丰富、无毒、低免疫原性、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壳聚糖的活性氨基和羟基,经各种化学修饰如羧基化、烷基化、季铵化等修饰,可获得具有特殊功能性的衍生物,广泛用作药物和基因的载体材料,是近年来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就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疫苗递送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 石墨烯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对结构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增强增韧效果,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综述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混料和烧结工艺及石墨烯对陶瓷材料的增韧机理,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石墨烯的增韧效果进行了展望。

  • 为了进一步探究胶粉改沥青的性能指标及形成机理,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对胶粉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然后制备出胶粉改性沥青,推荐将黏度、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弹性性能作为胶粉改性沥青的评价指标,采用荧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从微观的角度研究胶粉改性沥青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光谱图中在1030cm-1和1600cm-1处有较小的吸收峰出现,胶粉改性沥青中有少量羰基组成胶粉和沥青两者会发生反应且生成新化合物,改性后沥青的微观结构变成由外及内依次是沥青、胶质和橡胶颗粒核心。

  • 采用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样品中砷的各种形态。在实验中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为分离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为检测器,讨论并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经过优化最终流动相中加入TBAH的浓度为18.8m M,丙二酸的浓度为2mmol/L,甲醇的最佳加入量为4%(V/V)。以人体尿液与沈阳浑河河水作为分析样品进行实验,同时对两种分析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其回收率都在99.8%~110%之间。最终在人体尿液中,发现了三种形态的有机砷,而浑河水则未检出任何砷的形态。

  • 阐述了搪瓷反应釜的破裂原因及粘接修复工艺过程。通过破裂原因分析,加工过程中的缺陷及使用过程中温度、机械冲击等原因极易造成搪瓷反应釜的腐蚀破裂。搪瓷反应釜经过乙酸乙酯清洗、砂纸打磨及重铬酸钠-浓硫酸溶液处理后,表面清洁,浸润性良好,而后选用环氧-酚醛胶进行胶接。涂刷环氧-酚醛胶和无碱无蜡玻璃布贴敷相互交替操作,一般2~5次,然后80℃/2h+150℃/2h阶梯式固化,完成搪瓷反应釜的胶接修复工艺。最后通过水压法和电火花检测仪进行胶接质量检测,胶接修复效果良好。

  • <正>竭诚提供蜂窝芯材胶、面板胶、金属橡胶型胶黏剂等产品和技术服务蜂窝夹心胶黏剂J-71、J-123、J-80蜂窝夹芯胶粘剂J-71: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室温:≥2.3 150℃≥1.0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J-123: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室温:≥2.8 150℃≥1.0 175≥0.7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特点:粘接强度高,工艺性能好,耐热性优良。J-123胶可用于制造高密度的铝蜂窝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