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官能团柔性聚合物对环氧树脂进行了增韧改性,以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制备了胶粘剂。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不同官能团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采用仪器分析方法,分析了官能团对胶粘剂理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C=O含量为5%时,制备的胶粘剂黏度为12 000 mPa·s,拉伸剪切强度为22.4 MPa,导热系数为0.368 W/(m·K),体积电阻率为3.6×1015Ω·cm,-40~70℃膨胀系数为5.33×10-5℃-1。
采用化学还原-超声辅助置换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钯镍双金属纳米催化剂(Pd Ni/AC)。利用N2吸附-脱附、XRD、XPS和TEM等分析手段对Pd Ni/AC的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金属纳米粒子粒径范围在5.21~19.39 nm之间,平均粒径为9.98 nm,均匀地分散在碳载体表面。Pd Ni间发生电子转移有利于Pd Ni/AC催化十二氢-N-乙基咔唑(12H-NEC)脱氢反应性能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180℃,Pd/12H-NEC物质的量比为0.3%下,脱氢反应6 h时12H-NEC转化率为99.58%,释氢率94.65%。
合成槲皮素锑并测定抗氧化活性。槲皮素与三氯化锑在76℃,p H=8.5,回流6 h可得槲皮素锑配合物。UV:带I从375 nm移到391 nm,红移了16 nm。带II从255 nm移到265 nm,红移了10 nm。IR:槲皮素锑羟基吸收峰变宽,强度减弱,υ(C=O)=1 651.57 cm-1,红移了12 cm-1,苯环的特征吸收峰基本没变,在高场出现了638.29 cm-1的吸收峰,可能是金属配位键υ(Sb-O)伸缩振动峰。1H-NMR:3羟基上的氢消失。热分析显示槲皮素锑是有两个槲皮素配体与一个锑离子配位形成的。DPPH法显示,槲皮素锑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将焦磷酸哌嗪(PAPP)和勃姆石(BM)添加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中制备阻燃EVA材料。单独添加19%(wt)PAPP时,EVA在垂直燃烧测试时通过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为27.8%。当PAPP与BM以质量比19∶1混合,总添加量为17%(wt)时,材料通过UL-94 V-0级且LOI值达到28.2%。在相同阻燃剂添加量时,EVA/PAPP/BM的热释放及烟释放量与EVA/PAPP相比明显降低,表明BM的加入会促进高质量炭层的形成,在燃烧时发挥更加优异的阻隔作用,提高EVA材料的阻燃及抑烟性能。
以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HPEG、改性磷酸酯HAL-1和丙烯酸AA为合成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适合混凝土用的改进型聚羧酸减水剂SC-1,优化了合成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改性磷酸酯HAL-1加量为大单体质量的2.5%,丙烯酸AA与大单体的物质的量比为4∶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 h时,合成的减水剂SC-1性能较好。当其加量为0.3%时,可使水泥净浆的流动度由初始的185 mm增大至345 mm,提升幅度较大。改进型聚羧酸减水剂SC-1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随着SC-1加量的不断增大,C30和C40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和养护不同时间后的抗压强度值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研究结果认为合成的改进型聚羧酸减水剂SC-1能够显著提高水泥净浆的流动度,并能有效改善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以2-氧代戊二酸和水合肼为起始原料,经过环合、消除、酯化、三氯氧磷氯代4步反应合成6-氯哒嗪-3-甲酸甲酯,测定了中间产物的熔点,用1H-NMR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表征。6-氯哒嗪-3-甲酸甲酯总收率80.1%(wt),液相纯度99.2%。此合成路线步骤少、容易操作、原料价格低、产物易于精制、收率高,适合放大生产6-氯哒嗪-3-甲酸甲酯。
采用短链含氢线性硅氧烷与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不同结构的含硅聚醚C、D和E,用FT-IR、NMR、APC等表征其分子结构;测试出0.1%(wt)的产物水溶液表面张力约20 m N/m。将此含硅聚醚与其他助剂配成清洗剂,用于RTV涂层绝缘子清洗中,清洗效率可达90%,清洗后RTV涂层对水和正庚烷的接触角与新绝缘子相差无几,表面张力值恢复至23 m N/m左右,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含硅聚醚清洗效果更好。
为实现废物再利用,将煤制烯烃中产生的固废石蜡与液废黄油混合,使其作为一种新型燃料利用,并缓解该混合物在管道运输中的石蜡沉积状况。对燃烧和管道运输方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极差与方差分析探究了各因素对衡量标准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进行了优化选取,以实现高热值,低黏度,沉积速率小的最优选型。结果表明:温度对固废石蜡与液废黄油混合物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流速对该混合物沉积速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工艺组合可得到38.44 kJ·g-1的热值,7.6 mPa·s的黏度,8.5 g·m-2·h-1的沉积速率。
为了探究耐高温合成树脂胶粘剂制备过程及应用性能,选取自制聚醚多元醇和乙二醇等原料,通过熔融缩聚合成的方法合成耐高温树脂,混合固化剂、促进剂和不同比例的合成树脂制备得到胶粘剂,并制作实验样品,测试胶粘剂的亲疏水性、凝胶化、黏度、吸水性、拉伸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性能。碱处理1 h后表面接触角从50.43°、52.35°,直接降低到29.32°、30.17°;在配好的第2天E1、E2、E3、E4可以在170℃条件下实现快速凝胶化,合成树脂含量越高凝胶化时间越短;胶粘剂放置5d后在最高95℃的条件下,胶粘剂黏度最大增加了2.1 Pa·s;合成树脂含量最高的E4拉伸剪切承受力可达7 932.21 N,最大形变降低至3.93 mm;浸泡至二乙二醇甲醚溶液90 d后,胶粘剂平均剥离强度降低至165 N/m,剥离强度保留率为84.23%。
主要以稀释剂乙二醇缩水甘油醚(AGE),环氧树脂(E51),固化剂腰果酚类(3008和6015型)3种物质进行实验,掺杂多种有色无机物,得到颜色丰富且性能优异的聚环氧树脂美缝剂。然后进行了红外、形貌观察、表面润湿性、硬度等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固化剂系列美缝剂产品在性能及易操作程度上,固化剂3008型与环氧树脂(E51)其固化速度及硬度更适合国标美缝剂技术要求,其3物质组成比(2∶5∶3)的聚环氧树脂美缝剂为最优者,表面平整,硬度在16.4 N左右,但是润湿性需要进一步探究。它们的颜色可自由搭配,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便于操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混凝土结构工程难以避免裂缝的存在,若不及时修复,任其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工程结构承载力大大降低,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面对这种情况,实施单组分聚氨酯泡沫胶粘剂对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性能研究。制备单组分聚氨酯泡沫胶粘剂,制作3种不同强度的带有裂缝的混凝土试件。利用前者修复后者试件的裂缝并检测修复后的裂缝愈合率和渗水系数,判断胶粘剂的修复性能。结果表明:冬季时,单组分聚氨酯泡沫胶粘剂修复后,三个试件的裂缝愈合率均大于98%、渗水系数均小于0.2;夏季时,试件1的修复效果最好,其次是试件3、最后是试件2;冬季时,试件2的修复效果最好,其次是试件1、最后是试件3。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时,修复均达到合格标准,证明了修复效果。
对鸟粪石沉淀法回收污废水中磷做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p H值、N∶P物质的量比、Mg∶P物质的量比及反应时间对磷回收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回收磷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因素重要性依次为p H值、N∶P物质的理比、Mg∶P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时间;在p H值=10,物质的量比n(N)∶n(Mg)∶n(P)=4∶1.4∶1,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回收磷最佳。
针对传统废水吸附材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凹凸棒土(ATP)的壳聚糖吸附材料。试验首先对制备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对制备材料的重金属吸附条件进行优化,最后对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磁性材料经过有机物包裹后,饱和磁吸力有一定降低,但仍保持一定的磁吸力,在外磁场作用下,可快速实现磁分离;在p H值=5,吸附剂投加量=0.6 g/L、接触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吸附剂可发挥较好的吸附作用;性能表征发现,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仍不低于第一次吸附的90%,回收率约为80%,表现出良好的回收率和稳定性。由此说明,以上制备的吸附材料在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方面有一定潜力。
当前工业废水治理中,多采用光分解水制氢的方式缓解能源问题。选取热熔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并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应用污染物降解率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以及光催化测试,确定此材料应用性能。所得测试结果如下:热熔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较为纯净。此材料在污染物含量为15%~20%的污水中,吸附能力最佳。且催化活性较为稳定,应用效果较好。
针对传统水性铝粉颜料色彩单一,涂层反射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氧化铁包覆铝粉水性颜料的制备。试验首先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对水性颜料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双氧水用量为2 m L,包覆物pH值为5.0,温度45℃和醇水比为2:1的条件下,铝粉表面形成的包覆层最为致密,耐腐蚀性能最佳。硫酸亚铁为前驱体包覆形成的产物为蓝绿色,再次经过氧化后,得到黄色的铁氧化物。对氧化铁包覆铝粉颜料进行煅烧,改变铝粉表面包覆的氧化铁状态,进而改变水性颜料颜色鲜艳程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颜料颜色需求,对铝粉颜料进行煅烧处理,以达到目标的颜色。
复合泡沫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环境性能好和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可设计为轻量化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对复合泡沫材料中基体树脂和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虽然一些专家提出了界面间作用公式,但是适用的条件都具有一定局限性,特别是对于航空、航天、海洋船舶轻量化材料制造中使用高体积填充率实现减重的领域适用性有限。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复合泡沫材料界面作用定量化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设想。
电阻应变计贴片胶(以下简称贴片胶)是一种特殊的胶粘剂,用于将应变计粘贴在弹性体表面,进而实现应力/应变的传递。贴片胶的性能对所得传感器的各项指标(如零漂、蠕变、滞后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制备高品质应变传感器的重要材料之一。综述了贴片胶的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包括应变传递机理、贴片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贴片胶的分类、各组分对贴片胶的影响,并比较了国内外常见的应变计贴片胶产品。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具有RN=C=S结构通式,是含硫、含氮及杂环骨架化合物结构构建中的重要中间体,在食品、农业、医疗领域有广泛应用。综述了该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以期为该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探索及应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芦丁属于类黄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食用的各种蔬菜、水果和中草药中。芦丁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调节众多疾病与进展有关的细胞内和细胞外信号通路,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优点。以芦丁为原料的药品有很多种,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成本低的优点。由于芦丁的生物利用度低,在临床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人们经过结构优化对芦丁进行修饰,合成出了性能优良、溶解性能好、生物利用度高、代谢稳定、毒副作用小、生物活性显著的芦丁衍生物。综述了近十年来芦丁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芦丁的抗癌、降糖,芦丁衍生物的抗菌、抗癌和降糖作用,为天然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利用定电位电解法对废气中的SO2进行测定,首先分别考察了CO和C2H2单独对SO2测定结果的影响,然后考察了CO和C2H2协同作用对废气中二氧化硫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O的独立干扰与其浓度基本呈线性关系,且为正干扰,在CO的质量浓度为0~5.0 mg/m3时,由两种烟气分析仪测定的SO2相对误差为0~23.8%,并且随着CO的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C2H2单独存在时对定电位电解法测定SO2也会产生干扰,随着C2H2浓度的升高其测定的SO2浓度值也升高;当CO与C2H2同时存在于废气中时,二者对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具有协同影响,且C2H2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要强于CO的影响。因此,在人工现场监测或比对在线设备时,应该选用已剔除C2H2、CO影响的手持测量仪器或者人工予以修正,使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得以保障。
水环境中超标的重金属会威胁生物体健康,为了及时检测并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研究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地下水重金属含量检测。选取试剂与仪器,搭建实验环境;通过水样品采集与仪器设置,完成实验准备。在实验过程中,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制备测试溶液及空白,选择试液浓度值;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直接测定经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的重金属含量,绘制标准曲线,采集质谱数据,统计测定数据,完成检测。经结果分析与讨论,在质谱干扰检验中,实现对加合物干扰影响的检测与消除;水样中,铅、镉含量最高的为采样点2,砷含量最高的为采样点1,根据地下水质量分类标准,铅、镉含量处于Ⅱ类标准,砷含量处于Ⅰ类标准,说明该地下水环境不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适用于各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