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粘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过刊查询

2023年04期

  • 稻壳基硅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研究

    隋孟珈;安玉良;任玉杰;史锦程;刘大龙

    289-291+299

    以生物基质稻壳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简单的浸渍、炭化工艺成功制备了Si/C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活化剂物质的量配比、炭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炭化产物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并通过XRD、BET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炭化600℃和稻壳与氯化锌的配比为1∶2的条件下制备出产品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最优,首次可逆充放电比容量可达711 m Ah/g。产物含有大量微孔,孔径较大,有利于锂离子嵌入和嵌出。

  • 国产间位芳纶纸蜂窝制造用芯条胶粘剂的研制

    宿凯;肖万宝;王德志;李洪峰;刘长威;冯浩;赵立伟;薛刚

    292-295+313

    研制了一种国产间位芳纶纸蜂窝制造用芯条胶粘剂。胶粘剂以改性环氧树脂为主体材料,以核壳弹性体复配橡胶弹性体为增韧剂,以芳香胺类材料为固化剂,可溶于乙酸乙酯。胶粘剂的常温剪切强度为34.1 MPa,150℃剪切强度为10.1MPa,常温蜂窝节点强度为3.5 N/cm(纸基破坏)。该芯条胶可在180℃下固化,并可满足蜂窝在制造过程中较宽温度范围的芯条胶烘干预处理的工艺使用需求。

  • 辽东楤木不同部位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于梦雪;许树军;武千慧;张又天;何颖娣;梁照晗;林川;邹淑君

    296-299

    为开发我国东北地区资源丰富的辽东楤木资源,拓展其食、药价值,采用DPPH法测试辽东楤木不同部位总皂苷及各部位总皂苷进一步分离得到的不同极性部分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辽东楤木根、茎、叶70%乙醇提取的总皂苷均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且清除能力为根>茎>叶;各部位总皂苷经过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不同极性部分中,根、叶的50%乙醇分离部分均强于总皂苷和其他极性部分,茎的不同极性部分均弱于总皂苷。说明根、茎、叶不同部位抗氧化成分可能有一定差异,或者抗氧化成分含量有很大差异。从研究结果可知辽东楤木资源在抗氧化方面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 聚氨酯相变储能微胶囊合成及其反应动力学

    倪卓;罗颖娴;余杰扬;周琳;叶梓杨;潘智丹

    300-304+346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500)和三乙醇胺(TEA)为原料,以二十烷为囊芯,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一种微胶囊相变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聚氨酯/二十烷微胶囊的化学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分析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率等工艺条件对这种微胶囊的形成过程、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和壁厚的影响。微胶囊形貌呈现规则球形,囊壁致密性好,热稳定性好。微胶囊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18.18μm,囊芯含量为58.46%,产率约91.00%。采用二正丁胺-丙酮滴定法,研究IPDI和PPG-500制备聚氨酯的反应动力学,得到反应速率常数k=327.08 L/(mol·min),活化能E=33.48 k J/mol,聚氨酯囊壁合成反应为二级反应,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迅速增大。采用DSC研究了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值以及储能/释能的性能。

  • 透明层合玻璃用中间粘接层聚氨酯灌注胶料的研制

    许荣;于国良;李岳;宋宇生;于昊宇;郎润隆;孙禹;孔宪志;郭新涛;孙东洲

    305-307+335

    以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PTMEG)、聚己内酯多元醇(PCL)为原料,混合多元醇为扩链剂制备得到高性能透明聚氨酯灌注胶料,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确定了胶料固化反应的工艺条件,测定了灌注胶料的基本性能及工艺试用期,并将聚氨酯灌注胶料以中间粘接层形式应用于航空有机层合玻璃的研制,并研究了聚氨酯灌注胶料层的厚度对层合玻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层聚氨酯灌注胶料的厚度为1.6 mm时,层合玻璃的抗冲击性能最佳,平均抗冲击强度能够达到84.81 k J/m2。

  • 空穴传输材料Spiro-OMeTAD的合成工艺研究

    吴绵园;曹宇鑫;徐虹;李淑辉;梅立鑫;王艳华;李猛

    308-313

    2,2’,7,7’-四[N,N-二(4-甲氧基苯基)氨基]-9,9’-螺二芴(Spiro-OMe TAD)作为空穴传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但由于制备困难、价格昂贵,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商业化应用。以2-溴联苯和2-溴-9-芴酮为原料,经卤素—金属交换、亲核加成、脱水关环、氧化溴代和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制备了Spiro-OMe TAD,优化其合成工艺,并采用重结晶法提纯,收率高、纯度好,有效降低了Spiro-OMe TAD成本,使其更适宜于工业化应用。

  • 不同活化时间对聚氨酯胶膜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鞠春红;李岳;孙东洲;吕虎;孙禹;于国良;孔宪志

    314-317

    探讨了湿固化型有机玻璃边缘软连接胶膜的活化时间对粘接性能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胶膜的工艺窗口期为5~40 min,其中以15~20 min内完成粘接的效果最佳。并在此基础上改良了粘接工艺,对比分析了粘接件的高低温力学性能和不同固化压力条件下粘接件的耐介质性能。新工艺条件下胶膜粘接件的高低温力学性能有了10.75%~82.86%的提升,在0.3、0.4、0.5和0.6 MPa 4个固化压力条件下,胶膜粘接件的耐介质力学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同等固化压力下,试件在耐水试验后剪切强度提高了17.92%,在耐RP-3燃油试验后剪切强度提高了25.03%,新工艺条件下胶膜粘接件的高低温力学性能及耐溶剂侵蚀性能提升显著。

  • 以改性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制备了国产高温湿可剥布。通过拉伸剪切强度和浮辊剥离强度等测试,对湿可剥布与国产固化预浸料固化工艺的匹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湿可剥布适用于国产树脂固化工艺。采用该湿可剥布与国产预浸料匹配使用,并进行了粘接性能研究发现拉伸剪切强度≥20 MPa,浮辊剥离强度≥25 N/cm,夹层件平面拉伸强度≥1.9 MPa。

  • 通过溶胶-凝胶法于石英基片表面制备镨掺杂纳米钡铁氧体薄膜,探讨了Fe/Ba比率、预烧结温度、预烧结时间、柠檬酸配比等参数对钡铁氧体薄膜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镨掺杂钡铁氧体薄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Fe/Ba=9,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2.5∶1,柠檬酸与乙二醇的物质量比1∶2,预烧温度为370℃,预烧时间为0.5 h,焙烧温度为900℃,时间为2 h左右。

  • 煤基固废合成A型和X类型分子筛的调控研究

    张玥;丁会敏;唐诗洋;杨光;王玉鹏;张宇;王晓栋

    326-329+342

    选取黑龙江七台河地区煤矸石燃烧后产生的灰渣,经筛分得到100目粉煤灰,将其作为制备分子筛的原料。在传统碱熔-水热合成法基础上,运用微波辅助陈化反应,经酸浸、碱熔等预处理,调控碱熔、陈化等反应过程参数,制得A型和X型分子筛。碱固比为0.8∶1时,合成的分子筛以正四面体A型分子筛为主,随碱固比增加,分子筛晶型逐渐向X型分子筛转变。最佳合成条件为:首先于750℃碱熔温度下焙烧3 h,再于80℃下微波辅助陈化0.5 h,随后转移至室温下陈化16 h,经充分陈化后再于105℃下晶化7 h。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陈化方法可缩短陈化时间,并有利于在后续的晶化反应过程中获得粒径均匀、晶体分散、晶型完整的分子筛产物。

  • 建筑钢架构的阻燃性能要求较高,为此研究了建筑钢架构用聚氨酯胶粘剂的阻燃性能。将不同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多种有机阻燃剂、无机填料氢氧化铝以及纳米氧化锌等作为主要原料,将其以不同添加量混合,实现建筑钢架构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分别测试试样的力学指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等参数,分析各主要原料添加量对聚氨酯胶粘剂阻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预聚体以1∶1∶1比例添加,试样可达到难燃烧等级,且剪切强度、硬度、极限氧指数各指标综合最优;单独添加15%、30%三聚氰胺(分析纯)(ME)、25%、30%三聚氰胺焦磷酸盐(MPP)、10%、15%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可起到阻燃效果,将ME、TCPP、MPP以15%、15%、25%添加量复配,其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分别比不添加阻燃剂试样增长18.1%、22.09%,损坏长度最小;氢氧化铝、纳米氧化锌添加量分别为45%、2%时试样阻燃性能最突出。

  • 油藏酸化解堵能力实验评价

    高月;张璐;房葛

    336-342

    针对传统缓蚀阻垢剂存在分散稳定差,酸化解堵体系存在溶蚀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缓蚀阻垢剂的制备,并以新型缓蚀阻垢剂为基础,构建了两种新型酸化解堵体系。试验首先对新型缓蚀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研究,然后对酸化解堵体系配比进行优化,研究了优化后酸化解堵体系的溶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缓蚀阻垢剂在p H值5~12的范围内,电位值均低于-30 m V,对试片缓蚀率高达96.4%,对硫酸钙、碳酸钙、硫酸钡、硫酸锶的阻垢率分别为91.7%、88.1%、49.4%和19.4%,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阻垢效果。HCl/NH4F/酸化解堵体系优化结果为:NH4F用量为3%,HCl用量为6%,Ch Cl∶尿素=1∶4,硫酸二乙酯(DES)用量为10%,新型缓蚀剂用量为3%,50℃反应4 h;有机酸/NH4F酸化解堵体系优化结果为:DES氢键给体为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Ch Cl=2∶1,DES用量为25%,NH4F用量为3%,新型缓蚀剂用量为2%,60℃反应4 h。在此条件下,两种酸化解堵体系对高岭土溶蚀率均高于80%,表现出良好的溶蚀效果。

  •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孙元荣;邢伟光;胡聪丽;郝名扬

    343-346

    风电行业进入平价上网时代,风电叶片需要一种介于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之间性价比高的新型纤维。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具有比强度高和比模量高的优势,相同性能下其价格为碳纤维的30%,因此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具有极大的性价比优势。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拉伸性能、疲劳性能、纤维与树脂的结合能力和抗蠕变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浸胶纱拉伸模量100 GPa,上浆剂0.5%的含量性能最佳。并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基复合材料在抗蠕变型、高表面粘合型方面提出了改进方向。

  • 寒区环境下新型桥面抗凝冰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与性能

    邹卓辰;谢晖;杨庭树;奚南

    347-350+356

    为克服蓄盐沥青路面非冬季有效成分流失问题,本次研究采用改性明胶制备了融雪微胶囊,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融雪微胶囊蓄盐沥青混合料的融雪性能与路用性能,并与V-260蓄盐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明胶改性方案为向明胶溶液中掺加12%的乙二醇,并在55℃水浴温度下搅拌20 min,并采用改性明胶包裹复合融雪材料制备融雪微胶囊,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验证微胶囊制备成功;(2)随着融雪材料掺量的增加,蓄盐沥青马歇尔试块的融冰能力逐渐增强,但高温稳定性逐渐降低,综合确定融雪材料掺量为4%;(3)融雪微胶囊混合料的融雪能力、使用寿命、温控析出能力均较V-260强,二者的路用性能相近。

  • Al2O3负载Pd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孙川然;王寅东;白雪峰

    351-356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稳定,并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常被用为催化剂载体来分散金属活性组分,起到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工业中。负载型纳米Pd基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反应活性和产品选择性,己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加氢、脱氢、碳-碳耦合等反应中。综述了近年来Al2O3负载Pd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不同表面处理对粘接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曲可心;李岳;孙东洲;邢赟愽;吕虎;于国良;孔宪志

    357-361

    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者对材料表面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机械法以及化学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表征材料表面结构,化学组成以及表面形貌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提高粘接性能的目的。今后的材料表面处理方法中除了改进现有的方法,还需要开发新的表面处理方法。此外,要进一步探究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粘接性能的不同影响。

  • 混合连接工艺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连接技术的结合,如焊接、铆接和胶接。结构胶粘剂是混合连接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为连接提供了优异的连接强度、耐久性和灵活性,并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和其他行业。综述了结构胶胶接接头在混合连接工艺中的应用。

  •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具有单组分、无溶剂、使用方便、粘接广泛、剪切强度高等优点,但其稳定性差、脆性大、耐热温度低、耐水性差、黏度低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胶粘剂的进一步应用。对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各种改性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改性技术进行了展望。

  • 针对传统彩色打印易透印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气相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钠等为原材料的彩色打印用功能涂料,并采用微量涂布的方式均匀涂在“白”图纸上,最后以图纸粗糙度、白度、透气度等为性能评价指标,就彩色打印图纸涂料的基本配方进行优化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分散气相二氧化硅,分散剂聚丙烯酸钠掺量为1%、羧甲基纤维素掺量为1%,聚乙烯醇掺量为30%时,制备的彩色打印功能涂料性能最优;涂布在白纸上后,制备的彩色打印图纸的粗糙度为63 m L/min,透气度为1.12 mm/s,白度为97.6%,不透明度为93%,油墨吸收率为1.26%。由此得出,制备的涂料用于“白”图纸,表现出较好的打印性能。

  • 为提高传统枸杞中多糖成分测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建立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对枸杞内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样品前处理、GPC色谱柱检测条件以及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浸提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0℃和4 h,浸提料液比为1∶30,浸提次数为3次,KH2PO4流动相为0.02 mol/L,流速和柱温分别为0.6 m L/min和35℃时,测定的枸杞多糖含量相关系数R2超过0.9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0μg和1.67μg,且同一人员重复检测和不同人员重复检测出峰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03%和0.02%,峰面积的RSD为3.48%和2.5%;同一样品重复进样后,出峰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08%和2.28%。由此得出,以上方法在测定枸杞多糖成分中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

  • 采用连续滴定法对金属矿中的高含量铜、铅、锌进行测定,为铜、铅、锌提供指导。通过一次溶样,先分离硫酸铅以测定其铅含量;滤液定容后分取独立两份,一份可用于测定铜含量,另一份测定铜、锌合量;铜、铅、锌含量超过1%的样品,连续滴定法测试绝对偏差最大仅为0.04%。本方法过程简便,滴定终点容易观察,解决了多金属矿中铜、铅、锌互相干扰而无法测定问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 沸石改性吸附重金属离子(Cu2+)技术研究

    张海军;杨大卫;王荣钢;尹小平;张平

    385-388

    为处理工业园区因不断扩大规模而产生的大量重金属污染废水,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废水的危害和目前的污水处理的方法。进行了三种改性沸石对铜离子的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沸石经过Na OH溶液改性吸附性能提升最大,当沸石用量为2 g时,Na OH溶液改性沸石对Cu2+的吸附量达到了89.64 m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