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粘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期

  • 确立栀子豉汤口服液中栀子苷和染料木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制备工艺。以栀子豉汤的栀子苷含量、染料木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以栀子苷和染料木素的含量作为水提取条件选定的指标,以回收乙醇后制剂的澄清度作为醇沉工艺选定的指标;通过对蔗糖用量的考察确立成型工艺。经实验最终确定栀子豉汤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是300g栀子和200g豆豉粉碎后加入3000m L水浸泡75min、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将3次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5(80℃)的清膏,加乙醇使药液中乙醇浓度达到70%进行醇沉,后取上清液加150g蔗糖后定容至1000m L,灌装,湿热灭菌法灭菌,即得成品。该工艺既保证了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又符合了现代制剂工艺的要求,为栀子豉汤口服液的量化生产以及高质量标准化制备流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 基于有限元法的高分子材料套接胶接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买雪媛;秦刚;李菲;陈琦;王帆帆;王国锋;崔景强

    184-188

    套接胶接结构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粘接结构中,为了研究及预测套接胶接结构的强度及失效行为,以医疗器械中常用的三通配件及聚氯乙烯(PVC)管粘接件为例,通过对套接胶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实现粘接接头的失效载荷预测以及进行失效过程中应力的变化及失效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TIE约束可将三通、胶层及PVC管体相连接,赋予材料性质后,可较为真实地模拟出测试件实际拉伸及断裂的过程。通过软件中SDEG数值的输出,分析出胶层开始失效的位置及粘接强度下降的原因;通过导出最终失效载荷的数值与位移的关系,分析出随位移的增长粘接强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

  • 基于MAP的一种新型低毒仿生粘合材料

    成昭;赵天赐;郑蕾;冯凯茵;尉祎雯;程诗雅

    189-192+207

    为了提高人工粘合材料的黏附与生物相容性能,基于生物来源的粘合基材MAP构建仿生合成粘合材料,进行防水、快速粘合相关结构设计,合成得到一种MAP型低毒粘合材料。通过1H NMR归属官能团和氢信息,以GPC表征合成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热分析与细胞毒性实验进行材料热稳定性与毒性评价。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聚合材料结构符合预期设计,质量分布均匀、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62,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与低毒性,对ECV304细胞的24h增殖抑制作用低于30%,具有进一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进行快速粘合修复的良好前景。

  • 双酚芴环氧树脂体系热性能和粘接性能研究

    赵鸿敬;朱江;孙慧广

    193-195+232

    环氧树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固性树脂,在结构胶粘剂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常见的环氧树脂体系耐热性普遍较差,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的环氧树脂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耐高温需求。针对该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耐热性较高的双酚芴型环氧树脂体系,并对其热性能和粘接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本文中,首先采用流变学方法和DSC研究了其工艺性能,使用DMA和TGA法分析了环氧树脂体系的耐热性能,并通过单搭接剪切试验测试了该环氧体系的粘接性能。结果表明,双酚芴型环氧树脂体系可在180℃固化,固化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90℃,失重5%时的温度为392℃,150℃时的剪切强度为5.8 MPa,展现了优异的耐热性能和粘接性能。

  • 一种共振吸声结构用低密度内嵌式微穿孔隔膜的研究

    王雪松;孙慧广;付刚;赵汉清;高堂铃;匡弘;付春明

    196-199+216

    研制了一种用于共振吸声结构的低密度内嵌式微穿孔隔膜。该隔膜密度为0.65~0.75g/cm3;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0.3℃;室温剪切强度为22.3MPa;100℃剪切强度为17.2MPa;90°板-板剥离强度为38.7N/cm;在23~120℃的线膨胀系数为30~40μm/(m·K),满足了共振吸声结构对内嵌式微穿孔隔膜的需求。

  • 首先采用超声、机械搅拌等方式制备PSF表面功能化Mo S2纳米片(PSF-Mo S2)。再将制备的PSF-Mo S2/CE悬浮液与环氧树脂(EP)均匀混合,组成PSF-Mo S2/CE/EP纳米复合胶粘剂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该体系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测试了不同升温速率下(5K/min,10K/min,15K/min,20K/min)的DSC曲线。通过比较分析,确定该体系的特征固化温度为150℃/1h+235℃/3h+245℃/1h;采用Kissinger法、Crane法、Arrhenius法对DSC曲线进行计算,确定了胶粘剂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lnA分别为82.18k J/mol和17.53s-1,体系的反应级数为0.9029,高温160℃以上对固化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显著,固化反应机理函数为:f(α)=dα/dt=4.10×107exp(-9884.06/T)(1-α)0.9029

  •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磁组件组装用胶粘剂的研制

    李岳;孙东洲;孔宪志;吕虎;于国良;孙禹

    204-207

    介绍了一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磁组件组装用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制。通过减少引发剂用量,增加促进剂用量,使用偶联剂等手段实现了对镀锌钝化金属等风力发电磁组件材料可靠粘接。对该胶粘剂力学性能和冷热冲击性能进行了测试,胶粘剂粘接镀锌Q235B钢试片的剪切强度可达到26MPa。经过冷热冲击后力学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 改性凹凸棒土对罗丹明B的吸附研究

    赵莹莹;张淑琴;曹春艳

    208-211

    通过酸活化的方法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并以其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其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酸活化能够提高凹凸棒土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其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在酸活化凹凸棒土投加量为4 g/L、吸附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吸附50mg/L的罗丹明B,罗丹明B的去除率可达92.1%。伪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罗丹明B在改性凹凸棒土上的吸附。

  • 基于硅杂吖啶给体基团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吴绵园;李猛;梅立鑫;王艳华;吕宏飞

    212-216

    以硅杂吖啶为给体基团,经格氏偶联、Suzuki偶联和Buchwald-Hartwig偶联合成了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5-(4-(4,6-二苯基-1,3,5-三嗪基)苯基)-10,10-二苯基-5,10-二氢硅杂吖啶(DTPDDA)。优化了合成工艺,并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TPDDA热分解温度378.93℃,玻璃化转变温度320.75℃,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同时,DTPDDA具有强发光性能,λmax为456nm,是一种蓝光TADF材料。

  • 针对传统树脂涂料耐介质性能差,光泽度不高的问题,以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树脂为基体,制备一种新型的涂料,并对涂料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玻璃转化温度不低于30℃时,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涂料漆膜光泽度和光饱和度较高,耐水时间为48h,耐酸碱时间为24h,耐盐水时间为72h,耐盐雾时间为60h,内部结构致密,表面平整光滑,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能,可有效用于钢结构防腐。

  • 对氟苯甲酰氯的合成研究

    马立强;张伟

    221-223+242

    以对氟甲苯为原料,经氯化、水解、精馏制备对氟苯甲酰氯。通过对氯化反应、水解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得出最优反应条件:(1)氯化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00~105℃,反应时间5h,抑制剂为三乙醇胺,且m(三乙醇胺)∶m(对氟甲苯)=0.7∶1000,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98.5%;(2)水解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20℃,催化剂为三氯化铁,且n(三氯化铁)∶n(对氟三氯苄)=0.02∶1,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98.9%。两步总收率高达97.4%。

  • 低渗油田高压注水井在线酸化技术研究与试验

    惠鑫;黄小峰;刘虎;马志峰

    224-228+237

    为实现对注水井的酸化解堵及增注降压的效果,保障低渗油田开发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对低渗油田高压注水井在线酸化技术进行研究和试验分析。制备复合酸液体系,确定在线酸化施工中的注酸速度与强度等参数,并设计在线监测装置实时监控在线酸化施工,检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酸液具有较高的螯合性与沉淀抑制性,具有较高的岩粉溶蚀率;应用该复合酸液实施在线酸化施工,施工后试验注水井的地层吸液性及注水量显著上升,井口油压及施工压力显著下降,增注降压效果明显,可解除注水井储层的堵塞物,为提升低渗油田开发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提供保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使井口的油压由9.11MPa降到1.71MPa、泵注压力由9.77MPa降到7.51MPa,说明能有效缓解井口油压以及泵注压力,加大整体的施工排量,实现增注降压的目标。

  • 羟烷基酰胺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王俊锴;宋文生;程新泰;勾明雷;刘继纯

    229-232

    粉末涂料具有环保、经济、性能卓越的优点,目前受到涂料界的广泛关注,其在家用电器、汽车、机械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羟烷基酰胺作为一种粉末涂料用固化剂,可用于羧基聚酯粉末涂料的固化。与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固化剂相比,二者固化涂膜的性能相当,但羟烷基酰胺毒性低、反应活性和储存稳定性好且涂膜可低温固化,因此羟烷基酰胺有可能逐步取代TGIC。羟烷基酰胺的合成方法有多条途径,其中以二元羧酸酯与醇胺经氨解反应和酰氯与醇胺经氨解反应为主。在系统综述羟烷基酰胺合成方法基础上,简述了其在粉末涂料方面的应用进展。

  • 包覆结构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任玉杰;安玉良;隋孟珈;史锦程

    233-237

    锂离子电池中新型的硅基负极因其具有高理论容量、无污染、储量丰富等特点,被认为是取代石墨的新一代负极材料。但是硅在循环过程中存在体积变化大、电导率低及固体电解质膜不稳定等问题。为提高材料循环稳定性及导电性,先通过对硅基材料的储锂机制了解,再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的结构设计,如核壳结构、夹层结构及嵌入结构,这些结构设计可有效地改善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效应,显著提高硅基材料电化学稳定性,并对硅碳负极材料和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展望。

  • 负载型纳米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唐晨溪;秦依博;白雪峰

    238-242

    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纳米金属颗粒的结构、组成、形貌以及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影响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而纳米金属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密切相关。与其他贵金属相比,负载型纳米钌催化剂对芳环加氢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化工材料、制药以及有机液体储氢等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负载型纳米钌催化剂的基本制备方法及应用,为今后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 加成型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张大勇;王刚;荣立平;李欣;赵颖;朱金华;米长虹;刘晓辉;白雪峰

    243-247+252

    加成型酚醛树脂包括苯并噁嗪型、烯丙基、炔基、腈基、氰酸基和苯基马来酰亚胺基型。详细介绍和总结了这几种加成型酚醛树脂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局限性。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加成型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这些新型改性酚醛方法使得古老的酚醛树脂又焕发出新的性能,拓宽了酚醛树脂的应用范围。

  • 改性淀粉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孟鑫;刘妍;田园;鲁金月;何录文;关瑜

    248-252

    淀粉是重要的天然胶粘剂的原料,因其价格低廉,原材料丰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天然淀粉的耐热、耐酸、耐剪切等性能较差,对其使用造成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改性。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可以改变淀粉的黏度、溶胀性、黏附性等各种理化性质,从而使制得的胶粘剂符合人们的需求。常用的改性方法有化学改性(酸、氧化、酯化、接枝、交联)、物理改性和复合改性等。主要阐述了这三种改性方法的原理以及对淀粉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淀粉基胶粘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针对稻草刨花板性能差,终端利用少的问题提出以稻草刨花为基底,与杨木单板结合制备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对影响该材料的工艺进行探讨,得到的具体结论为:一次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的复合板材各方面性能皆优于二次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的;一次热压成型工艺下,杨木单板胶粘剂最佳涂刷量为75g/m2,剖面密度为0.92g/m3;可根据板材使用环境添加0%~2%的MDI胶粘剂。通过对稻草基杨木复合板材包装盒进行设计,确定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视觉传达体验。

  • 化学灌浆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起到了重要的构件连接作用,化学灌浆材料性能关系到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试验的方式,分析化学灌浆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不同应用性能,包括化学灌浆材料制备、应用施工以及结果分析三部分。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方案2的抗拉强度和粘结强度最高,更适用于低温环境中装配建筑的施工;室温环境下,方案1更加适用,能够使得连接的装配建筑构件更加牢固;高温环境下,方案3化学灌浆材料连接的装配建筑构件的抗拉强度和粘结强度更高,更适用于夏季高温环境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

  • 不同添加方式对改性丙烯酸胶性能的影响

    杨育其;陈炳耀;彭小琴;全文高;杨永强

    261-263

    制备一种改性丙烯酸胶,并提高其韧性、耐冲击性能,采用不同的添加方式,第一种添加方式:A组分中加ABS树脂和氯丁橡胶,B组分加ABS树脂;第二种添加方式:A组分中加ABS树脂和氯丁橡胶,B组分加ABS树脂和氯丁橡胶;第三种添加方式,在A组分中只加橡胶,B组分只加ABS树脂。考察了ABS树脂的添加量对改性丙烯酸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第二种添加方式,且ABS树脂添加量为17%时,其黏度合适,且其拉伸剪切强度和耐冲击强度较高,热贮存稳定极佳。

  • 通过不同配方制备八种用于老旧建筑中增强电缆护套性能的胶料。按照顺序加入共溶物1、共溶物2等进行混炼,在胶料自然冷却后实施薄通处理,使材料均匀分散。对混炼胶硫化处理,制备5A国家标准力学样条,模压成型后完成胶料的制备。在制备的八种胶料中,胶料E的弯曲强度最大,为0.853MPa;胶料F的力学性能更好,弹性模量数值为29.3654MPa;胶料E的热稳定性最高,在最大失重速率时其温度仅为382.365℃;胶料E的膨胀系数更低,为63.5%;胶料F到胶料H带来的火灾危害性更小。试验结果:制备的胶料E、胶料F各项性能较好,能够实现老旧建筑中电缆护套性能的增强。

  • 针对传统幼儿用美术油画棒重金属含量高、稳定性差和易折断的问题,提出用环保型荧烷染料替代油画棒中的无机矿物颜料。以蜡脂比、棕榈油和滑石粉占比为指标,系统分析油画棒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新型油画棒的最佳配方为:蜡脂比40%,棕榈油占比15%,滑石粉占比20%。以该配方制备的油画棒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折载荷性能,是幼儿绘画安全创作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