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油田的深水浅层疏松砂岩地层温度低,地质疏松,常伴有浅层气,导致该地层会有水泥浆抗压强度低、二界面胶结质量差等生产技术问题。现场为保证安全施工,通常采用高性能材料来提高固井质量,而使固井成本太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紧密堆积理论以及大量实验研究复配出一种低成本低密度混材DHC-20,并优选其他外加剂的种类,优化其配比,成功建立了一套适应于深水浅层疏松砂岩地层的低成本低密度水泥浆体系。该水泥浆体系密度范围在1.4~1.7g/cm3,满足沉降稳定性要求,流动性好,24h抗压强度大于12MPa,48h抗压强度大于14MPa,并且比用低密度水泥浆体系成本降低20%,实现了降本增效。
合成了一种具有磷腈和磷杂菲基团的阻燃剂六-[4-(N-环己基-DOPO-次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M-CT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1H和31P核磁共振波谱(NMR)方法对M-CTP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锥形量热仪(CONE)、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阻燃环氧树脂固化物的阻燃性能与热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mapping测试(EDX)对燃烧后的碳层形貌及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CTP的结构与分子设计相符,当阻燃环氧树脂固化物中M-CTP添加量为20g,磷含量为1.4%时,测试样条全部通过UL-94-V-0级,LOI值达到34.6%;M-CTP有效地降低了环氧树脂固化物燃烧过程热量和烟的释放,残余量增加,表明M-CTP对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手性胍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很多医药、农药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商业可得的S-1,1’-联-2-萘酚出发,通过三氟甲磺酸酯化、Kumada偶联、自由基溴代反应和N-烷基化四步转化,以53.4%的总收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胍催化剂。通过1H NMR核磁氢谱数据解析出其含有24个芳香氢和8个苄位氢,质谱数据m/z在616.70处有信号,检测到的是[M+H]+信号,X-ray单晶衍射实验确定了其空间立体结构,两个萘环的二面夹角分别为60.19°和60.24°,单晶结构中带有一个甲醇分子,其羟基与胍基的氮原子存在氢键作用。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引发丙烯酸丁酯在汉麻秆芯粉表面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不同浓度的引发剂和单体对接枝程度的影响,并对改性后的汉麻秆芯粉进行红外光谱测试、接触角测试以及表面形貌分析(SEM)。测试结果表明,引发剂硝酸铈铵溶液浓度为0.008mol/L、单体丙烯酸丁酯溶液浓度为0.1mol/L时,接枝效果最好,且改性后的汉麻秆芯粉表面的极性下降,即亲水性明显下降。
以巯基丙酸和1,6己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固化剂1,6-己二醇二巯基丙酸酯(HDP)。采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HDP/E-54体系的固化反应。结果表明:DSC法能够得到固化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外推法确定其最佳固化温度为99.2℃。Kissinger方法和Ozawa方法计算出反应体系的活化能的平均值为45.4k J/mol。Crane方法求得反应级数为0.86。
利用·OH替代无机强酸,一步绿色、简便地合成了铜改性的SBA-15介孔氧化硅。通过XRD,SEM,TEM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对所得铜改性的SBA-15进行了系统表征。研究了Cu(Ac)2添加量对所得介孔氧化硅的相组成、微观结构、比表面积以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Ac)2加入量的增加,所得介孔氧化硅呈现出纤维状结构,其活性组分CuO负载量逐渐增加,比表面积从886cm2/g减小至800cm2/g,催化活性逐渐提高;当Cu(Ac)2加入量达到0.1mol%时,所得催化剂对有机染料甲基橙(MO)展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30min后对MO的降解率可达100%。
以醇溶性磷酸盐树脂、Al PO4-17、固化剂及填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了一种耐高温、低膨胀、导热性良好的磷酸盐粉体,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降低热膨胀系数。通过热膨胀系数测试、导热系数测试、热失重分析(TG)、扫描电镜分析(SEM)对磷酸盐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酸盐粉体各方面性能优异,-120~1200℃热膨胀系数在0~1.0×10-6K-1之间,室温导热系数为6.30W/(m·K),1000℃空气热失重为3.5%。
研制了一种室温固化单组分聚氨酯胶液,与涤纶载体复合,制备出室温固化座舱边缘连接用聚氨酯胶膜。对YB-DM-11有机玻璃、112-300涤丝带粘接测试,用SEM对胶膜断口分析,确定胶膜固化压力为0.6MPa。对胶膜进行常温力学性能、高低温力学性能及耐溶剂侵蚀性能等各方面力学性能测试,胶膜的力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与胶粘剂工艺方案相比,胶膜工艺方案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极大地提高了粘接质量,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以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和丙烯酸等原料制备了含氟丙烯酸树脂水性胶粘剂,通过红外测试表征了其结构,通过力学和电池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含氟丙烯酸树脂添加量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石墨、碳黑和含氟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60∶20∶20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最好,电极的剥离强度为1.7N/20mm,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63.4和370.2mAh/g,经过300次循环后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为187.4mAh/g。
对高强度低介电常数单组分缩合型有机硅胶粘剂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强度、介电常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用含有烷氧基团的硅氧烷对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封端制成基础聚合物,对补强填料MQ树脂和气相法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加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为催化剂和KH550/KH560制备出高强度、介电性能优异、耐热的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有机硅胶粘剂。该胶粘剂拉伸强度达到4.87MPa,断裂伸长率为118.62%,介电常数为3.2,分解温度为330℃。具有优异的强度、低介电常数和耐热性能。
采用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对腰果酚缩水甘油醚(CGE)侧链上的双键进行环氧化,制备了多环氧基腰果酚缩水甘油醚(PECGE)。研究了以三乙烯四胺为固化剂的PECGE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胶粘剂的固化性能、粘接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ECGE的改性,可延长环氧树脂胶粘剂的适用期、凝胶时间、硬化时间,并提高了室温固化度;PECGE的加入量为10份时,室温固化5d后室温和80℃的拉伸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29.8%和79.4%,加热固化后室温和80℃的拉伸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6.7%和17.1%;对应失重5%的温度值下降了8.5℃。
选择多元醇丙烯酸酯为基质,以硅烷化的Si3N4粒子为分散介质,在BPO-DHPT引发下,采用不同的固化方法,对口腔粘接强度进行了研究。改变固化反应系统的配位剂的性质和用量,并严格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不同酯含量、促进剂用量及不同的混炼时间,均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由于合理的配方及加工,获得了力学性能好、体积收缩小、热膨胀系数小和吸水率低的齿科后牙粘接材料。
采用硅烷改性聚醚为基础聚合物,研究了纳米碳酸钙、改性高岭土、炭黑和气相二氧化硅等填料对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拉伸强度、100%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及挤出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料的表面改性与否、粒径大小、填料用量和填料种类对硅烷改性密封胶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以占填料总量的百分比计,不同填料较优的添加量分别为:活性纳米碳酸钙65%,改性高岭土60%,炭黑16%,气相二氧化硅6%。其中,改性高岭土、炭黑和气相二氧化硅对硅烷改性密封胶的补强和增稠均有显著的影响,其补强和增稠效率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气相二氧化硅>炭黑>改性高岭土>活性纳米碳酸钙。
纳米材料因其优越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电、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纳米材料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可连续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来碳热还原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缓冲溶液是许多生化反应、生产、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溶液,对稳定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影响。以磷酸盐缓冲溶液、硼酸盐缓冲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简称Tris)-HCl缓冲溶液、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简称HEPES)缓冲溶液为例,介绍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及其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应用。为初学者深入了解缓冲溶液和在实验中选择合适的缓冲溶液提供参考。
由于操作简便、经济高效等优势,吸附科学与技术受到业界广泛关注。然而,有关吸附研究的许多错误问题也在诸多学术期刊中不断出现,有些是重复出现的错误,有些是新制造的错误,这势必会对科研人员造成极大的困扰与误导。综述了吸附性能测定过程中几点基本注意事项,着重讨论了吸附动力学、等温线和热力学研究有关错误并给出正确方法。以期对吸附研究感兴趣的读者、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帮助,避免此类问题继续传播。
优选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下称107胶)为基胶,以白炭黑为填料调节补强效果,最后搭配适量的交联剂、偶联剂、催化剂等功能助剂,制备出一种力学性能优异、贮存稳定的脱酸型硅橡胶。试验中逐一研究了沉淀法白炭黑的比表面积值、添加量以及含水量等理化指标对脱酸型硅橡胶整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沉淀白炭黑填料的比表面积性能达到200m2/g,才能避免密封胶胶条应力发白的风险,而且该理化指标白炭黑添加量可达到9%工艺量,显著提升硅橡胶的补强性能;同时发现沉淀白炭黑的含水率直接影响到硅橡胶的贮存稳定性,生产前经过长时间高温烘烤将白炭黑含水率降至0.5%以下,才能达到延长硅橡胶贮存期限的效果。
为地热水管道腐蚀选材及控制地热水管道的结垢因素提供依据,研究分析了中低温地热(采出水)管道的腐蚀及结垢机理。通过对地热水的水质试验分析、地热水腐蚀试验分析、地热水结垢倾向试验分析,得出地热水对管道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地热水在温度为90~110℃时,对碳钢的腐蚀主要是均匀腐蚀,并且存在点蚀,腐蚀速率大约为0.3~0,4mm/a,腐蚀严重。不锈钢在90~110℃间,虽然平均腐蚀速度较低,但出现了局部点蚀,腐蚀分级为严重。其中100℃时,平均腐蚀速度为0.0687mm/a,点蚀速度为7.3mm/a。
针对精细化工行业废水中异丙醇及乙酸乙酯的回收利用问题,研究了以乙二醇为萃取剂的萃取精馏分离丁酮-水-异丙醇共沸混合物的方法。采用预分离塔,将工业废水进行初步分离,塔顶得到浓缩后的含异丙醇、乙酸乙酯及水的浓缩废液,塔底得到可排放的废水。塔顶得到的粗液则再进行萃取回收系统,降低整个过程中的能耗、萃取剂流量、同时降低萃取剂回收过程中的能耗。并对该非均相萃取精馏进行了工艺模拟计算进行参数优化得到结果,各最终得到产品乙酸乙酯纯度98.8%,异丙醇99.1%,废水中杂质含量均少于50ppm,满足正常生产分离设计要求。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正>竭诚提供蜂窝芯材胶、面板胶、金属橡胶型胶黏剂等产品和技术服务蜂窝夹心胶黏剂J-71、J-123、J-80蜂窝夹芯胶粘剂J-71: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室温:≥2.3 150℃≥1.0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J-123: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室温:≥2.8 150℃≥1.0 175≥0.7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特点:粘接强度高,工艺性能好,耐热性优良。J-123胶可用于制造高密度的铝蜂窝芯材。